調(diào)頻FM94.0廈門旅游廣播15:00—16:00 “94愛旅行” 7月12日特別專訪駕駛廈鼓輪渡34年的船老大歐傳興,跟隨他的介紹來了解輪渡公司船舶安全航行背后的故事。 7月12日 專訪人物:船老大 歐傳興 
部分訪談內(nèi)容摘要如下: ①問:開車和開船差不多嗎?從一名水手到船長一般要幾年?需要經(jīng)過哪些考試呢? 開車和開船有很大區(qū)別,是不一樣的,車子四個輪子,比較穩(wěn)固的,前方的道路情況也比較清楚,是平是陡心里有個把握,隨時都可以停下來,但是對我們的船舶來講就大不一樣了,因為對我們的船來說是漂浮在海上的,船舶受到風和流的影響,如果不使用車(就是船舶的主機)和舵,就無法把船停在固定點上,除非你拋錨才能把船固定在海面上。初學車的人都說側(cè)方停車和倒車入庫是很難的,但是再難總有后視鏡是可以看的, 但一般人站在渡輪的駕駛室里,感覺四處都是“盲區(qū)”,遮擋的地方太多,根本看不到船身和岸邊距離多遠,所有船在靠岸的時候其實我們是看不到岸邊的,這就是一個較大的差別了。 學開車一般幾個月就能拿到證了,但是一名水手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船長至少需要五六年。我們公司一直在培養(yǎng)職務(wù)船員和合格船長,首先,在水手階段就要2-3年。水手階段我們重點培養(yǎng)對海洋的認知,水手要對風、流有足夠的認識, 要練就好的心理素質(zhì),要去經(jīng)歷各種突發(fā)情況、惡劣天氣,積累足夠的海上資歷。比如船快靠岸離著兩三米的時候,我們看見水手從手中拋出拳頭粗纜繩,嗖的一下就套住系纜樁,船貼合躉船時,三兩下牢牢地系好纜繩,固定好船舶。整個過程一氣呵成,感覺就像在欣賞花式拉面表演一樣,好像很輕松。事實上,就這個準確拋出纜繩套住系纜樁,牢牢系住纜繩這幾個動作,水手至少需要訓(xùn)練三個月。水手練好基本功,而且也具備海事部門要求的好幾本證書后,才能進入駕駛員的培訓(xùn),到這個階段,我們是非常重視駕駛員的操作技能的,因為我們渡輪要在狹小的水道里航行,左右和底下礁石又很多,航道上有快艇、車渡船、有大小不一的貨船,還有小的捕魚船,操作難度很大,駕駛的培訓(xùn)一般需要1-2年,包括理論、實操等,這期間需要去考證,考完駕駛員證兩年后才能考大副,再過兩年才能考船長證,所以整個過程一般至少需要5-6年了。 另外,有的開貨船或大客輪的駕駛來我們公司應(yīng)聘,也不能馬上上崗的。雖然都是開船,但其實大型客船、貨船和我們小型客船的駕駛有區(qū)別的,與貨船相比,我們渡輪在靠泊方面會更嚴格一些,幾乎是小心翼翼的,穩(wěn)穩(wěn)地靠岸,要讓游客體驗不到顛簸或傾斜,防止乘客摔倒,這個靠岸至少要練一年,因為四季的風、流、壓是不一樣的,而且每一個碼頭的水紋條件也是不一樣的,這里面其實都是學問,小型船舶受風流的影響是很大的,小船如何開穩(wěn)就是看每個人的本事了,我們在海上開船和在大江大河開船又是不一樣的,廈門是半日潮,一天漲潮兩次,落潮2次,潮差會達到4-5米,所以每次靠岸的角度都是不一樣的,順潮、頂潮,船尾與碼頭的夾角都要調(diào)整,還要判斷何時減速,太近了船會撞,太遠了船靠不到岸,要根據(jù)經(jīng)驗去判斷你要以什么樣的角度去靠過去才不會與碼頭碰撞,碰墊也能起到緩沖作用,但最重要的是考驗船長的技能,風、流、壓和慣性結(jié)合,有技術(shù)、有經(jīng)驗才能更快更穩(wěn)地靠好碼頭。 ②問:據(jù)我所知,輪渡公司80年來船舶不斷升級提升,您也開了34年的船,能跟我們說說輪渡公司幾代的船舶都是什么樣子的嗎? 我爸爸是很早就進入輪渡公司的,應(yīng)該是1950年左右,差不多是輪渡公司成立十幾年的時候,那時候他開的還只是木船,結(jié)構(gòu)/設(shè)備都是比較簡單的,沒有助航儀器,只有一個磁羅經(jīng),簡單講就是指南針,船的兩邊有一些座位,中間是站立區(qū),一艘船定額才80人,早晨高峰7點左右的時候,鼓浪嶼居民到廈門來上班的時候滿船都是滿滿的,這算是輪渡的第一代船舶了,而且駕駛員是以鈴聲指示輪機長進車或者倒車或者停車,機艙里要有輪機長堅守在崗位上。 差不多是在70年代初,輪機長不用在機艙里聽鈴聲了,直接是船長在駕駛時進行進車和倒車,乘客也提升到了110人。 78年的時候輪渡造了兩條鐵殼船,輪渡18和輪渡19號,由廈門造船廠建造,比原來木船大了差不多3倍,也是一層的,駕駛室也是在船頭,但非常小,視野不夠,不能看到船尾。我80年進來的時候,是木船和鐵殼船并存,剛進來和我爸爸學的是木船;82年左右輪渡公司又建造了10號和11號,也是鐵殼船,剛好我爸爸調(diào)到鐵殼船上,我也跟著學習了鐵殼船駕駛。 在這之后的船舶開始有二層樓了,載客量也提升到了600客位,后來船型越來越多,有850客位的客渡船,就是現(xiàn)在輪渡到鋼琴碼頭市民專線的船舶,還有600客位的,188客位的高速豪華船。 去年10月份公司在浙江舟山的凱靈船廠開工建造三艘43米新型客船,其中的“鷺江80”和“鷺江81”上月底在舟山下水,預(yù)計今年9月大家就可以見到我們的新船了。相較于公司過去建造的船舶,船長更大、馬力更足、穩(wěn)性高、速度也快,船舶總廠度為43.10m,型寬12m,型深3.3m,可載客450人。更重要的是船舶在整體的舒適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,里面有裝空調(diào),配備了450個座位,每位乘客都會有座位,而且船上設(shè)有商務(wù)艙,可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,往返廈鼓的旅客會有更加舒適的乘船體驗。 ③問:大霧天氣、暴雨天氣、臺風天氣航行的難度和考驗主要是什么?什么樣的情況下要停航?進避風塢要做什么呢? 霧天和暴雨天氣比較難以把握,有時你船開在半路,霧就起了,濃霧的時候你是完全看不到方面的,無法去分辨,只有白茫茫的一片,我們船舶航行必經(jīng)的鷺江道和東渡航道水域,船舶通航密度較大,進出港口的船舶在這里交錯匯集,船多且航向變換多,航向交叉機會就多,加之航道及附近海域各種捕魚船的漁網(wǎng)星羅棋布,一些小船不守航行規(guī)則,有時會不按規(guī)定打開航行燈或信號燈和鳴放霧號,就會給霧航中的船舶避讓留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,給我們帶來駕駛難度。 說到這里,要介紹我們公司一個很嚴厲的培訓(xùn),叫貼報紙,貼報紙其實是雷達考試中的一項,就是用報紙把駕駛臺的玻璃全部封上,遮擋住駕駛員視線,模擬在能見度不良的情況下依靠船舶自身的儀器設(shè)備和船員瞭望的配合進行船舶的操作,為了訓(xùn)練出在航行過程中突然起霧看不清的應(yīng)急能力。視線被遮擋后,唯一能獲取的信息只有雷達和AIS,這對考試學員的雷達技能、心理素質(zhì)、航道的熟悉純度都是極大的考驗。當然我們培訓(xùn)過程中我們也很注重安全,培訓(xùn)的船一般是用于培訓(xùn)的空船,然后在過程也會有專門的訓(xùn)練人員或老船長在旁邊指導(dǎo),外面也有人員瞭望,注意周邊的環(huán)境,及時提醒糾正一些錯誤的操作,公司對于我們船員的安全技能、安全意識、安全培訓(xùn)非常的重視。 回到我們霧天航行的話題來,霧航時,貼報紙的訓(xùn)練就發(fā)揮作用了,一般我們會開啟雷達、AIS等助航設(shè)備,保持通訊暢通,采取安全航速,船員會加強瞭望,按規(guī)定施放聲號和報告船舶動態(tài),各站點及時打開導(dǎo)航燈、掛好霧鐘,做好霧航的準備工作。 停航的標準是以能見度為依據(jù)的,這方面海事局是有要求的,港口海域能見度不足700米時,廈鼓輪渡旅游客運航線、嵩鼓客運航線、第一碼頭客運航線就要停航;鷺江水道海域能見度不足350米時,廈鼓市民專線及三丘田至輪渡碼頭應(yīng)急航線停航。大暴風雨的話有時也是導(dǎo)致能見度不良,給航行造成很大大的威脅。那一瞬間風又大雨又大的,基本都看不見前方,與大霧天氣一模一樣,這樣的話船長的心理素質(zhì)要非常的好,不能慌張,要趕緊交代乘務(wù)員提醒船上的乘客不能大幅移動,站在哪里就站在原地,坐在哪里也是待在原地,這樣才不會造成船舶的傾斜,因為有時風和雨是有傾斜的,大家如果都往右邊去,這樣船就很危險。船頭這時就要頂風頂流,但又不能偏離太大的航線,這樣就要利用雷達、AIS、電子海圖等,采取行動把船先穩(wěn)住,等那瞬間暴風雨過了才繼續(xù)航行,回到原來計劃的航線上,素質(zhì)、經(jīng)驗要很足夠才能做到這一點,要不就會很危險。 臺風天氣還好一些,因為會提前預(yù)警,也能預(yù)估它的走向和風力,可以提前做準備,以前臺風來臨的時候,我們輪渡公司的船都跑到龍海市的九龍江去避風,現(xiàn)在臺風來臨的時候都跑到高崎避風塢去,從郵輪碼頭到高崎有一段距離,而且經(jīng)常都是碰到很多漁船也進到避風塢,所以開進去的時候也要非常小心,漁船有時太密集,會碰撞到一起,到了避風塢里,好的船長就可以一拋就好。但進避風塢之后也不是就放心了,如果風力不大的話,我們船員會待在船上,收聽臺風情況,如果臺風風力太大的話,管理處就會要求我們?nèi)可习?,而且風力很強的時候就容易導(dǎo)致走錨或者船舶上下浮動,那時候避風塢幾百條船密密麻麻的,船會靠的比較近,這樣就很容易造成碰撞,有時也會撞到堤岸,去年莫蘭蒂臺風的時候,就是風力太強了,導(dǎo)致走錨,我們幾艘船就有受損。 |